耳穴治咳嗽方法

关于咳嗽咳嗽是指外感或内伤等因素,导致肺失宣肃,肺气上逆,冲击气道,发出咳声或伴咯痰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病证。历代将有声无痰称为咳,有痰无声称为嗽,有痰有声谓之咳嗽。临床上多为痰声并见,很难截然分开,故以咳嗽并称。肺气不清,失于宣肃,上逆作声而引起咳嗽为本病证的主要症状。由于感邪的性质、影响的脏腑、痰的寒热、火的虚实等方面的差别,咳嗽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咳嗽的病程,有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咳嗽的时间,有白日咳嗽甚于夜间者,有早晨、睡前咳嗽较甚者,有午后、黄昏、夜间咳嗽较甚者。咳嗽的节律,有时作咳嗽者,有时时咳嗽者,有咳逆阵作、连声不断者。咳嗽的性质,有干性咳嗽、湿性咳嗽。咳嗽的声音,有咳声洪亮有力者,有咳声低怯者,有咳声重浊者,有咳声嘶哑者。咳痰的色、质、量、味等也有不同的临床表现。痰色有白色、黄色、灰色甚至铁锈色、粉红色等。痰的质地有稀薄、粘稠等。有痰量少甚至干咳者,有痰量多者。痰有无明显气味者,也有痰带腥臭者。而正因耳穴与人体经络、脏腑相通,且联系密切。有时自己在家用耳穴治疗疾病,不用打针也不用吃药,只配合健康的饮食和作息就能轻轻松松自我治疗。治疗方法

方法:耳穴压丸法

1.取穴:

选取肺、气管、肾上腺、对屏尖、神门、交感耳穴。

2.操作:在穴区内寻找敏感点,耳郭常规消毒后,对准耳穴敏感点压丸,采用对压强刺激手法,以压至耳部发热、明显胀痛为宜。每次贴一侧耳穴,隔日换贴另一侧耳穴,两耳交替,直至咳嗽基本控制。每日自行按压耳穴不少于3次。

操作详解-耳穴压丸法

(1)首选王不留行籽(药店有售),若没有亦可以油菜籽、小米、西米等替代。

(2)选用耳压板(药店有售),耳压板为一有机玻璃板,被划割成多个0.6cm×0.6cm的小方格,每个小方格中间有一呈半球状的凹窝。

(3)将王不留行籽填满耳压板上各凹窝,一粒王不留行籽对应一处凹窝,再将胶布贴敷整个耳压板,然后用刀片沿着各条画线割开,则每一小方格胶布上均粘有一粒王不留行籽。

(4)若没有耳压板时,亦可将胶布剪成0.6cm×0.6cm的小方块,然后将一粒王不留行籽贴敷在小块胶布的中央。

(1)用火柴棍或大头针的大头压迫所选取的各耳穴区域,寻找出压痛最敏感点,然后按压敏感点片刻,使留下压痕以利于贴敷。

(2)用75%的医用酒精棉球擦拭消毒全耳郭。

(3)待酒精干后,左手固定耳郭,右手用镊子夹取粘有王不留行籽的胶布,对准敏感点贴敷。

(4)采用耳压手法对各耳穴进行按压。

常用的耳压手法有如下4种:

①对压法:用食、拇指指腹分置耳郭正、背面,相对压迫贴于耳穴的丸,并作左右或圆形移动,至出现胀、痛、热、酸等感觉,一旦找到胀痛最敏感点,则持续对压半分钟左右。本法刺激强烈,适用于急性病症及体质较壮实者。

②直压法:用指尖垂直按压穴丸,至产生胀痛感,持续按压半分钟左右,间隔片刻,重复按压3~5次。此法刺激亦较强烈。

③点压法:用指尖一压一松间断按压穴丸,压松间隔约0.5秒,以略感胀痛为宜,每次按压1分钟。本法为弱刺激,适用于慢性病及体质差者。

④轻揉按摩法:用指腹呈顺时针方向轻轻压丸旋转,以胀重略痛感为度,每次按压0.5~1分钟。此法刺激最轻,适用于久病体虚、年老体弱者。

(5)慢性病隔日换贴耳穴1次,急性病每日贴压1次,每次选取一侧耳穴,两耳交替,5~10次为1个疗程,视病情而定。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国标91个耳穴的取穴定位标准,针对不同耳形学会准确取穴定位的方法。2.熟练掌握中西医要穴的临床规范化使用。3.掌握耳穴配伍处方规律,对家庭常见病能够独立治疗,举一反三。4.培养病例整理、归纳、总结的能力,为进一步深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内容

2天课程+课后辅导(可以循环参加)

(开课时会建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buliuxinga.com/wxll/83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