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药用植物二王不留行篇

今天小灵又来和大家分享常用的药用植物啦~这次的植物有一个听起来还蛮霸气的名字——王不留行。

王不留行的食用和药用效果都非常的好。在食用中,就像黄芩、党参等药材一样,它主要可以用来煲汤。在各种调料的作用下,既可以减少王不留行的药味,又可以改善它所要治疗的相应的病症。

“利小便。”“王不留行能走血分,乃阳明冲任之药,俗有‘穿山甲、王不留,妇人服了乳长流’之语,可见其性行而不住也。”“王不留行,乃利药也,其性甚急,下行而不上行者也。凡病逆而上冲者,用之可降,……但其性过速,宜暂而不宜久,又不可不知也。”《本草纲目》和《本草新编》两书中,将王不留行的主要功效和利弊简单明了的讲出。而它的主要功能即活血通经,下乳消痈,利尿通淋。

作为一副性较平稳的中药植物,它因有通利血脉、活血通经的作用,还有走而不守的特质,可用来血瘀经闭、痛经、难产。因有归肝、胃经,走血分,苦泄宣通,行而不留,且行血脉、通乳汁的功效,便能被用来解决产后乳汁不下,乳痈肿痛等问题。以上两点,主要针对女性患者,它其实在面向男性时,也有一定的治疗功能,因为王不留行性善下行,能活血利尿通淋,故可用来治疗热淋,血淋,石淋。

除了上文提到的三点主要用途,小灵发现王不留行的水提液和乙醚萃取液还具有抗肿瘤的作用。这是和上面几乎两种完全不同的治疗方向,主要的原因应该是,上一段中是用水煎药,而本段用的是提取液。不同温度下,有不同的化学成分从药品中提取出来,从而对人体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有没有人和小灵一样好奇王不留行这个奇妙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呀~接下来,小灵就来和大家分享分享我搜到的这两个有关这个药用植物的小传说。

有一传说说王不留行这种药是药王邳彤发现,而起名时,他想起了当年王莽、王郎曾来过他家乡的事;王郎率兵追杀主公刘秀,黄昏时来到邳彤的家乡,扬言他们的主子是真正的汉室后裔而刘秀是冒充汉室的孽种,故而要老百姓给他们送饭送菜,并腾出房子给他们住。这村里的老百姓知道他们是祸乱天下的奸贼,就不搭他们的茬儿。天黑了,王郎见百姓还不把饭菜送来,心中火起,带人进村催要。走遍全村,家家关门锁户,没有一缕炊烟。王郎气急败坏,扬言要踏平村庄,斩尽杀绝。此时一参军进谏道:‘此地青纱帐起,树草丛生,庄稼人藏在暗处,哪里去找?再说就是踏平十个村庄也解不了兵将的饥饿,不如赶紧离开此地,另作安顿,也好保存实力,追杀刘秀。”王郎听了,才传令离开了这个村庄。邳彤想到这段历史,就给那草药起了个名字叫“王不留行”,就是这个村子不留王莽、王郎食宿,借此让人们记住“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除了这个传说,还有一个和王不留行药用价值相关的民间小故事:久以前,一对年轻的夫妻婚后接连生了两个孩子,但都没有奶水哺育,只好送给有奶水的人家。一个送给村子东头,一个送给很远的村子里。被送到本村的孩子长大后常常跑回来看他们,男人见了孩子欢天喜地,女人王氏却板着脸不理。男人不解地问:“自家的亲生孩子你怎么可以这样?”妻子说:“我若对他好,他还会走吗?养他的父母不就白养了吗?生身不如养身重,让他以后不要再来了,好好伺候他的父母,来了我也不会理他们的。”说罢走到院子里狠狠把孩子骂了一顿,从此那个孩子再也不回来了。

孩子走后,王氏在家里哭了三天三夜,后来孩子只要见了她就跑开,王氏不胜思念和悲伤,一病不起,年纪轻轻就病逝了。王氏死后,被埋在村子的麦田里,第二年坟头上忽然长满了一种绿油油从未见过的青草,春天生长,麦收的季节就将要成熟了,仿佛急着回家似的。

乡村五月天,秧绿麦黄时。王氏的丈夫收麦子的时候看见了,就割下来拿回家放到猪圈里,竟然有很好的催乳功效,男人知道这是王氏在弥补自己因为没有奶水而失去孩子的遗憾。于是,就介绍奶水少的妇女喝,结果真的很神奇。村人感动于王氏忍痛割爱的大义行为,为这株草取名“王不留行”。

到此,小灵就将这个别名奶米、麦蓝草的药用植物王不留行介绍完了,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喔~

文章以传播知识为目的,图片源自网络,文章不代表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buliuxinga.com/wxll/72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