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治疗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是指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从而使血浆中的一种或多种脂质高于正常水平的一种常见疾病,具体表现为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偏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低。在中医看来,膏脂是人体内的营养物质,但是如果摄入过多,或者在人体内代谢异常,输布、利用、排泄等过程出现问题,便会形成高脂血症。

传统中医并没有高脂血症病名,而多有关于“脂”、“膏”的论述,如《灵枢。卫气失常论》曰:“人有肥,有膏,有肉。”《黄帝内经灵枢集注》曰:“中焦之气,蒸津液化,其精微溢于外则皮肉膏肥,余于内则膏脂丰流”《景岳全书》曰:“痰涎本皆气血,水谷津液化得其正则为津血,化失其正,则为痰浊”《诸病源候论。诸痰候》曰:“诸痰者,此由血脉壅塞,饮水积聚而不消散,故成痰也”。这些论述与现代医学高脂血症的发病特点具有高度一致性。中医学对高脂血症有系统、全面的认识,在治疗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高脂血症的形成主要原因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肥甘厚味食用过多:如果日常饮食不节制,暴饮暴食,吃了太多肥腻海鲜等食品,超过人体的运化能力,便会在体内累积,导致血脂升高;另外过度饮食,酗酒过度,容易损伤脾胃,进一步导致运化功能障碍,使得膏脂在人体内不能正常代谢,更加重血脂升高的现象。

二、缺乏运动:有些人生性少动,或者因为工作等原因导致缺乏运动,使得人体内气血不流畅,膏脂在人体内输布转化不利,以至吸收的多,消耗的少,导致血脂升高。

三、年老体弱:随着年龄的增长,脏腑功能下降,肝肾脾等运化的能力下降,因此吸收进体内的膏脂物质不能正常代谢,形成高脂血症。

四、情绪障碍:如果常年肝气郁结,心情不畅,或者思虑伤脾,扰乱脏腑功能,导致气血输布异常,不能运化膏脂,引起高脂血症。

五、体内其他问题影响:比如体质气郁、血瘀,或湿阻痰凝,影响气血功能,影响脏腑功能,损伤脾肾,以致膏脂代谢失常,引起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辨证分型标准的建立可以系统评价高脂血症疗效的有效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依据本虚标实的基本病机将高脂血症分为:痰浊阻遏证、气滞血瘀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阴虚阳亢证5个证型。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集结各专家的经验,将高脂血症分为:痰浊阻遏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气滞血瘀证4个证型。

主穴:胰胆、小肠、三焦、肝、艇角、内分泌、脾。

取以上主穴5~6个,用王不留行籽或磁珠贴压,行对压或直压手法按压,每次取一侧耳穴,左右耳交替,3~5日1换,10次为一疗程。

取胰胆、小肠、三焦、肝、艇角穴以清热利湿,健中消食,行气化瘀。据临床研究胰胆穴有抗脂肪分解的作用,能增强细胞摄取血中脂肪酸和抑制体内脂肪分解,减少血中游离脂肪酸的作用;艇角亦有抑制脂肪水解和降低血脂的作用;内分秘、脾穴与上穴合用以增祛痰除湿化瘀之功,共达降低血脂之目的。

1.耳穴贴压治疗高脂血症疗效比较理想,但需治疗的时间相对要长一些。

.治疗期间患者要控制饮食,少食肥甘厚腻之品,宜多食清淡食品,并增加体育活动或参加体力劳动。

1.陈晓萍等报道:耳穴贴压治疗高脂血症38例。取神门,内分泌、皮质下、肾上腺、心、肝、胆穴,用王不留行籽贴压,总有效率76.3%。本法对单纯高脂血症和高脂血症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80.95%和76.47%,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本法对后者也有重要临床意义。[上海中医药杂志,,(10):7)

.尉迟静报道:耳针治疗高脂血症10例。取胰胆、小肠、肝、前列腺(艇角)穴,采用耳穴埋针或耳穴贴压王不留籽,在治疗期间停止一切降脂药物,8例血脂下降至正常范围,例其中一项降至正常范围。[吉林中医药,,(1):18]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国标91个耳穴的取穴定位标准,针对不同耳形学会准确取穴定位的方法。.熟练掌握中西医要穴的临床规范化使用。3.掌握耳穴配伍处方规律,对家庭常见病能够独立治疗,举一反三。4.培养病例整理、归纳、总结的能力,为进一步深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内容

天课程+课后辅导(可以循环参加)

(开课时会建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buliuxinga.com/wxll/72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