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气球上天去打松子,一不小心人就飘走了

假期里少不了小零食的陪伴,想不想来包松子解解馋?秋天正是松子收获的季节,小小的松子长在松塔里,躲在高耸的松树顶端静静等待打塔人的采摘。打松塔,顾名思义就是用钩子把松树顶端的松塔打下来。

可别小看了这项工作,为了打到小小的松塔,打塔人攀爬二三十米高的松树,危险性极高,而且耗时费力。据《新文化报》介绍,一般在一个14人的打松塔团队里,8人负责爬树打塔,4人负责树下捡塔,另有两人负责把成堆的松塔从山上运到山下。这种季节性劳作活动一年只能工作25天左右,而在这短暂的25天里,打塔人们要从早上六点一直打到下午四点,中午在树下吃点随身携带的馒头干粮,躺下休息半小时又要抓紧时间继续。

打松塔不仅是个力气活,更是一个技术活。打塔人脚上绑着便于爬树的铁制工具,腰间系上两米多长的钩子,踩着树干往上爬。传统打塔人一般年过60体力上就很难承受住如此巨大的劳动量,可以继承祖业的年轻人逐年减少。加之野外作业山高风大,工人们还要冒着一些自然死亡的树随时倒塌的风险,每年从树上不慎坠落的人不计其数,所以这项工作也被称为世界上最危险的工作。

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大,原始的爬树采摘方式已无法满足大家日益增长的购买欲了。年,来自东北黑龙江的56岁大叔孙启国就想到了一个新奇方法:坐气球打松塔。

(图片来源:天下网商)

他从网上联系到载人气球供应商,对方为了宣传,以半卖半送的方式寄给孙启国一个载人气球。经过多次试验,东北大叔对气球进行了改良,扩大了气球直径,用在吊篮里放沙袋的方式取缔副气囊。这种新式操作必须多方配合,陆地上的拽绳工是关键。由于打塔时需要移动,两个拽绳工应相隔较远,打塔人打完一棵树后,拽绳工要拉动气球前进。

(图片来源:天下网商)

提到载人气球,第一个映入你脑海的可能是那个土耳其的著名旅游项目。飞行员生火充气,游客们站于篮筐内,在气球带动下缓缓升入空中,沿途欣赏卡帕多奇亚风化岩石的美景。

很多人会好奇,没有掌握专业技术,普通人就能使用载人气球直接升空工作?

其实,观赏类热气球与打塔专用载人气球稍有不同,前者需明火充气,依靠球囊内气体密度与空气密度差异产生向上浮力升空。而后者为密闭球囊,内充氦气,地面需有拉绳工牵引,绑上负重沙袋以防气球飞走。这种载人气球只需掌握基本操作知识,不用执照也能上岗。

观赏类热气球

工业用载人气球

利用气球打塔,优势非常明显:首先是效率高。传统方式下,即使是技术老练的打塔工打完一棵大树至少一个小时,而气球打塔人手持钩子站在吊篮内,等待气球升至松树顶部,一松手就能在几秒内打完一棵树。

乘着气球打塔,视野自然更加辽阔,东北大叔喜欢这种气球的原因不仅在于效率,更在于每次借打塔之名还能好好欣赏一下自然风光,广阔天地尽收眼底。

随着这一新颖采摘方式的流行,越来越多的打塔人开始购买载人气球,加入了气球打塔行列。相比直接爬树,乘坐气球的安全方式高了许多。不过,也有意外:一位来自吉林省长白山麓的毕先生,乘着载人气球打松塔,就不慎......飞走了。

而去年九月,来自吉林省汪清县的29岁农民尹艳磊,也在打松塔的过程中被吹跑了。飘了两个多小时后,他利用框壁上的破铁皮划破球囊,终于重回陆地,而此时他已经飞离出发地50公里了。

没想到吧?小小的一粒松子,从长在树上到吃到嘴里,居然如此大费周章,过程中甚至需要打塔大叔们冒着生命危险。假期吃爽的同时,让我们向他们表示深深的敬意。以后,别再嫌松子贵啦。

参考资料:

澎湃新闻《生死打塔人》

新华社《中国农民尹艳磊的气球环游记》

天下网商《为了吃货们,他们坐着热气球上天打松塔》









































北京中科白颠疯医院
白癜风是否可以根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buliuxinga.com/wxll/45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