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赏读顾北短诗精选41首你有一条宽阔

顾北,年8月出生,福建省作协会员,反克诗群创会成员。在《人民文学》《诗刊》《当代诗坛》《中国诗歌》等发表大量作品,多次入选国内优秀(最佳)诗歌年度选本、最适合中学生阅读诗歌年选、年度中国诗歌排行榜、《福建文学》60年作品典藏、《闽派诗歌百年百人作品选》等,出版诗集《纯银》等5部,荣获第25届福建省优秀文学作品奖,第7届“陈明玉文学奖”,诗选刊年度优秀诗人奖。现居福州。

梦里布满松柏和明月

宫白云

顾北的人与诗给我的印象都是大自在的感觉,自得逍遥,特立独行,冷眼旁观喧嚣的人群,偶而进入打个转又不紧不慢地退出,换言之,就是这是个少有的懂得进退的人,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看待世界与事物的视野与立场。在当下这么多好诗人中,他之所以能够做到出类拔萃,就是因为他的诗经受了时间的考验,他对诗歌既韬光养晦又野心勃勃,他从不献媚,他随心所欲地按自己的内心去写诗、生活。他的诗有长有短,但怎写都给人奇特、智慧的感觉,特有个性鲜明的色彩。而他这里的《养山狂笑录》更是新颖别致,它由41个短诗组成,既可独立成篇又可合成一起成为一首长诗。通篇写得从容醇厚,宽阔深邃,展现出令人惊奇的通透澄明的境界。诗人于“养山”中发现了“山”的精神性,于是人山合一,“养山即养心/山即心/所以心比山沉重”。诗人用山中和他身边的一切延伸出一个又一个场景,他试图在山中建造他自己的天堂,他“尽量用力/发出大点的声音/想惊动一下这个世界”,他以独有的精致的中产者的精神方式与浪漫主义审美视角,刻画着“什么叫‘午后’/松果、茶香与空白”,展现出孤独与时间、沉思与虚幻的美感。“你可以蔑视一切/但不可蔑视黑夜里的一丝亮光”。这位自身携带光亮的诗人,在“山中”进行生命精神的重构与救赎。“山里人从不失眠/他们的梦里布满松柏和明月”。在如此纯净的境界中,诗人选择以山的博大与平静去印证时间的无限与虚无。

养山狂笑录

顾北

那里有一座山,对我则不是

我点一支香,香火中老去的脸

那也不是我。我是山

半夜起床看山

山没了,谁收走的怎没有说一声

山有多高

笑声就有多高

你可以蔑视一切

但不可蔑视黑夜里的一丝亮光

养鹤者

鹤亦养之

人老了会矮一点

山老了也会矮一点

情老了,山无语

而人,哭得撕心裂肺

没有任何一只鸟

可以飞越眼前的山

除非你亲眼所见

——不过那都是最后的梦境

家门口有六棵杉树

我常常忘了她们名字

她们一次都没有走进我的房间

宿命主义者在清晨给自己

算了一卦:

“哎呀,今春有喜”

白总最大的人性光辉

让我看到了它在新旧交替的时间

光线上,在悲悯如此响亮的

夜空,吓得躲在我怀里

簌簌发抖

(11)

自家的大白菜自家吃

自家的大饼脸自家爱

(12)

我用半日拜佛敬香

聆听教诲

还有半日,我要用来搭木屋

沐浴更衣,然后去书中

寻觅白菜仙子

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

他的固执与柔韧

足以感动暖和的冬日

——在初一元始的屋檐下

茶香犹如幸福的鼾声

(13)

你有一条宽阔的眼神

镇住一瓣月光

(14)

清醒像一条鱼

大年三十晚上桌面上的

一碗红包

(15)

凌寒宋说,在海边失眠

“满满的海水啊”

山里人从不失眠

他们的梦里布满松柏和明月

(16)

海上,波涛是海面的划痕

山里,田垄是清风的划痕

不不,那些松枝,那些野蛮生长的

酸刺油桐乌柏和野苹婆

是整个春天的划痕

(17)

我的闹钟真好笑

我每天都早于设定的时间

醒来。之后我再设定

更早的时间

今年的春天也是这样

(18)

有没有一种可能

是不可能的

就像恒古的爱情?

(19)

如果一个人心里有一座山

会有鸟鸣和花香吗?

爱情如果死了

就像一座沉寂的森林

但仍留在心里

连樵夫都不愿意砍伐

(20)

路走到尽头还有路

爱到尽头

没有爱

(21)

给我一把枪吧

我用它杀死知更鸟

(21)

有时爱需要咆哮

白总就那样

(22)

白总,作为知名动物

你阔步向前的姿态是少见的

不知你何来的自信

你的家属,我

感到非常非常荣幸

(23)

像一支枪那样杀死知更鸟

(24)

学会像一支枪

快速杀死知更鸟

(25)

恐怖啊,失眠像黑布蒙住双眼

却像芥末通过了你的鼻孔

(26)

养山即养心

山即心

所以心比山沉重

(27)

有没有一只知更鸟

求饶的

(28)

拉金和弗洛斯特

谁更帅些

(29)

坚果落下

白马已非马

(30)

一朵桃花是妹妹

千万朵桃花是春天

(31)

我尽量用力

发出大点的声音

想惊动一下这个世界

(32)

什么叫“午后”

松果、茶香与空白

(33)

既然这样

我就养几只鹅吧

痛苦的时候我就拔鹅身上毛

人间不乏鹅的叫声

(34)

你永远不知道黑暗的森林潜藏着什么

直到你与黑暗融为一体

(35)

鹅迷失在森林可以大声鸣叫

知更鸟认命,它安静等待你的猎枪

(36)

有一天小白被我忘在门口外

没有嚎叫没有反抗

它只是冲我狂说了一堆狗语——

你感觉像人类交流简史

(37)

在那棵酸刺树下我悄悄拍了一下

自己的脸

清醒点,兄弟

今夜的月亮需要私语

(38)

上山的路只有一条

下山的路千万条

(39)

且停亭檐角的半片月光一直无法擦洗干净

抬头望见已是秋天

(40)

这里发生过什么

——杨梅桃子李子树

(41)

一切都会消亡

在路上,你看见了万物生长

部分诗人作家、评论家谈顾北诗歌

顾北作为反克的创始人之一,是反克发展规划和很多活动最主要的策划者与执行者,他醉心于反克的“事业”,花去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我们必须相亲相爱,否则只能死亡”,这几乎成为反克人的座右铭。能够因为诗歌走到一起,成为朋友,都是缘分。我们应该十分珍惜这种缘分,它带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是不可估量的、无价的。对于顾的作品,汤养宗说他是“后现代诗歌情感与场景的精湛设计者”,古筝说他是“灵魂与现实为敌的诗人”,都对。他随时随地可能出现“个人的头脑风暴”,他对“内心深处曾有过的责任与梦想的火焰”渐渐远去充满自责与自嘲;他尽量给出并不彰显立场的轻松状态,“好玩”是深藏之物的外包装之下是他对生存状态之“轻”与“重”的拿捏与平衡;他富有情趣,他尚于把读者拖进他的情景并参予他的语言暴乱,因而也就特别富有冲击力;他没有虚情假调,真实,质朴,文字简洁,线条明晰;他在当下处境中“透过生存,超越存在”的叙事性冷抒情常常能够化腐朽为神奇,那种“从良心出发自由地选择自己”的力透纸背的喊叫,那种通过语言摆脱与周遭世界关系及社会制约的对命运的回答,体现了由隐到显的本质,让自己内心深处某种消失了的先验得到还原。从他作品中所能看见的个性,实验性,先锋性,边缘性,所看到的那种错综、夸张、变形、反讽以及通篇的隐喻,是那么注重质感,它是灵动的、鲜活的、自由的;也是率性的,多样性的,原创性的,有着不可替代的一面……诗歌要有对于生存和自我的最本质的洞察,必须是有智性的;诗意必须隐喻中得到升华,必须出现已个形而上的指向,否则必陷于矫饰;好诗因此是开放的和自白的,语言不落俗套的,语境是完整的而不是撕裂的。顾北曾将自己的作品冠名为“情绪流”。忧郁是一个优秀诗人艺术经验的起始点,因为在感性的俗常日子中并不是因为具体的这一个事件或那一个事件使人内心纠结,而是对总体生存状态的无法避闪、无法完全敞开自身却又必需接受而产生的无奈、惧怕与忧思。但顾北的精神并没有盲然失据,他在每一个处境中恰如其分地调整着自己灵魂的高度。(巴客)

好一个顾北。古人云:王顾左右而言他。今人可曰:诗人顾北提老刀而捉诗。顾北习诗经历颇长,八十年代即有佳品问世,然后受现实形势催迫,中途偶有停笔之期。新世纪之后,又沿互联网轨道顺利搭乘上中国新诗的新的飞车,成为诗坛新归来的一员,而且是猛将一员。观其近年来之诗作,既不乏80年代学徒期的锐气和冲劲,又增添了不惑之年后成熟期的深邃目力和反思心机,阅读之不觉生出心被触动情被撩荡的真切体味。在顾北的诗中,外物世界与人类主体,其可能拥有的界限渐已模糊,而二者之间能相互比附借用和互相诠释阐发的几率大为增强。诗人能在人文世界里看到类似于非人类的动物性与植物性特质,又在动植物乃至无机物身上发现了焕然的人文性折光。诗思诡谲,不遵常理,乃至于时空漫失和各界相融的迷幻境界中无理取闹、胡言乱语,种种不按常规出牌的诗语嫁接和情景组构,居然能碰撞和生发出撩人的诗意,带给人意想不到的审美愉悦,这就是顾北诗歌独特的个性品质和艺术魅力,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进入“中年境界”的反克诗群一拨人的较为趋同的精神旨趣。(张德明)

顾北是一个节制的抒情诗人,具有能在日常生活陷阱里打捞出诗意的能力。常能选取独特视角,用事实本身的诗意,给人意外的惊心。这次讨论的《先锋十一》组诗,完全出乎意料,顾北不再是那个颇受主流受众欢迎的抒情歌手,操起了非主流的饶舌说唱艺术。他不再节制,不再立足于事件,只想把自己的情绪,用密集、混乱的词语,用高分贝的麦克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股脑儿向你丢来。如这个时代的沙尘暴、雾霾、工业废水,如大麻、谋杀、丑闻、失败的婚姻,向你扑面而来。这组诗,对多数人的审美来说,会是一种煎熬。如这世界本身带给诗人的煎熬一样。但如果你必须要用一颗破碎的心,向这个世界讨要生活,顾北的诗,给你提供了解决方案之一种。这或是他把这组诗命名为《先锋十一》的原因吧。那么,我愿意把这些诗歌语言的某些粗糙之处,视为其先锋性留下的痕迹或证据。(谭克修)

顾北是两套笔法写诗的高手,抒情和反抒情,建构和消解,思路清晰极了。而且长诗和短诗都很拿手,训练有素,以至达到可以称之为“个人风格”的高度。但他应该得到的重视还永远不够,他已经从“地方”超越,但他又是地方可以代表高成就的开拓者。一个形式多变,声音多重,内与外??着痕迹地剥离,以先锋为利器的与世俗丝毫不让的博弈者,你在他的常用语中能够找到安身立命的预示,只有这样,你的精神标高才能与之相等,看到另外一番景象。否则无效。(鲁亢)

关于顾北诗歌话语的先锋性特征,我认为不仅体现在诗艺层面,更呈现为某种思想力量。这种思想力量,为我们清晰地揭示了这个时代积重难返的精神症候。换句话说,顾北以诗歌的方式警醒我们,是时候反省我们所处的这个表面繁华、内部千疮百孔的时代了。(伍明春)

顾北不是一个写诗的人,更像是一个玩弄诗歌的人。诗歌好比他养的一盆用来观赏的花,或是一块可雕刻的奇石。他希望把诗玩得与众不同,无论语言、内容,还是思维方式,甚至整个世界,他都有野心,在他手心玩转。他的诗,会有多少人喜欢或读懂,他并不在乎。他在乎玩得嗨不嗨,整个过程有无趣味。我觉得,他也许在借诗来抵抗一些不喜欢的东西,骨子里,生长着叛逆,表现出比较随意。他热爱的反克和他自己,因此渐渐呈现出与众不同的较为明显的特征。以我个人的欣赏趣味,这组诗里比较喜欢《在白沙邮局》和《夏季一号:整夜舀水不止》,有着我还能认出的相对真诚的抒情。(陈卫)

记得有段时间、诗坛争论“诗歌是不是怯魅的”。不过我想读者们大概很喜爱“蝴蝶从肩周炎患者的肩膀起飞”这种句子吧,开局就是一场魅力炫舞。然后政治爱好者们又特别喜爱“奥巴马”混进了意象万花筒,安第斯山脉的雨水掀开北京城一幕,一张被绿色芥末挑逗的餐桌……不知我们头脑为何如此喜爱这种色彩斑斓、疯狂和现实世界搅和一起的景象。大概是、它们互相激发,把生存变成了七彩调色板…………让人“为生活激动”。从某个角度,顾北的“先锋11”给我们奉献了一场头脑盛宴。这组诗搅和的东西很多,黄茜段子手在总统府做的事,顾北诗搞政治“笃栋笑”自有它的方式。但不止于此。这组诗的丰富意识流,它是纸上的,但首先是现实的,然后转化为我们头脑里的。诗歌蝴蝶的斑斓绚丽、多彩多姿和力量,因为现实世界本身就这么丰富+人的头脑拥有的能力丰富,然后它们进入诗人“手眼心脑+纸和笔”的高炉里,搅和熔炼到一块,最后飞出这只纸蝴蝶。它的斑斓并不轻浮,它不是纸面的轻浮的游戏,它需要以这世界和现实为基底,以人类的头脑和高级意识为炼丹炉,……当它熏熏然飞出来,飞进读者头脑里炫舞时,实质是两只头脑蝴蝶的对舞。一只是读者的,它不能飞;一只是诗人头脑的,它能飞,它通过诗人的笔和技巧,化作为纸上蝴蝶。让不能飞的那只,等着吧,它也不会寂寞;它会等到“打开心灵,让另一只飞进来,对舞”的时刻。艺术的妙处与好,莫过于此了。于是这世界就被红丝线缠缠绕绕连一起,情形恰如电影《超体》描绘的迷幻情形,但诗说“真的,它是真的。”(燕窝)

《先锋十一(组诗)》比较充分地显示出顾北的个性化生活态度,比如:宿醉的沉迷,k歌的狂欢,对倜傥青春的忆旧,对生命和欲望的热爱……但是,我深深感受到的是顾北的“狂喜”掩饰着最内在的孤独与寂寞,高歌与喧嚣之中的灵魂遁逸,因为,我特别注意到他诗歌中出现的“隐居”和“远遁”。《奥巴马与肩周炎患者》的黑人奥巴马当选总统与蝴蝶从肩周炎患者的肩膀起飞并置,前者是世界公众人物,后者是一位普通的肩周炎患者,二者之间极大的张力使这种混搭风格显示出顾北决绝的生活疏离感。诗歌结尾写道:“奥的祖先冬至醒来,石头上的草叶、露水透亮/他们为重新看见升起的太阳而欢呼/而现在,我收拢半残的臂膀,松开身边的爱/在这里过着高贵的隐居生活”。《初八日:远遁》先是对光鲜亮丽的大的时代场景做了充分铺垫:“中午奥巴马胜出/民主党人漾起了鲜藕般的笑容/从日落的镜子瞥见你大步走向河流/宽阔的笑容溪卵石一样闪光”,而结句“我不入流,末流,远遁,且把歌来唱唱”,挥散出浓郁的及时行乐的颓废气息。

顾北在诗中呈现出一个分裂的形象:“白天的灵魂获得宁静慈祥/夜晚的灵魂捕获放纵和梦”。这是不是顾北的写照?他一方面狂喜般地享受着生活,又像“一只即将剖开的柚子/更多注入了人世沧桑,并丧失了生活基本嗅觉”。回望青春岁月的载体“旧邮局”的时候,灵魂深处的伤感油然而生:“我痛哭的地方,但现在不了”。在岁月的尘埃中,积淀了顾北内心最坚硬的柔软。《夏季1号:整夜舀水不止》用语很浅,而用情极深。

他以超现实的夸张,以极端的想象力,表达一种希绪弗斯般的爱:“如若言行不足以打动你/亲爱的,这样的夜即使再漫长/我也愿意整夜舀水,不为别的/为冬至砌一堵墙,挡住南下疯狂的雨雪”。这种诗句不是做出来的,而是生命深处用鲜血凝结而成的。

顾北善于在“病中”“内观自省”,越是在“压抑”中“自省”,越是能够诞生思想的力量。他像一匹非常态的马,一匹不完美的马,最后的孤句“它的思想来的有力”一下子就把整首诗的境界超拔起来!

我发现福建很多诗人善于运用“混搭”和“拼贴”手法,如安琪、鲁亢、顾北。这种手法更多地作为后现代艺术手段,起到戏谑和解构的效果。但是,顾北的混搭不是解构,而是带有严肃的正剧色彩,正面建构自己的精神世界。这正是顾北在诗歌艺术上的独特之处。(赵思运)

在我阅读印象里,顾北是一个有担当的诗人。这些年,他写下《在万象城陵园》、《邮寄》、《无所畏》、《贱人》、《李白》、《放过》、《吟唱》、《最后一天》等作品。这些作品试图去揭示人在事物里存在的深度和广度,唤醒现代人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回归意识。今天,顾北整出几年前写的一组先锋诗供大家品读,勇气可嘉,自信心可勉。先锋写作,带有实验性,不完美追求是其形式与内容的特征之一。在这一组诗里,顾北解脱传统诗写的“运思”束缚,放松自我,让思想的触须去感觉意识到的所有事物,并将其自由呈现。先锋诗写作在拓展诗歌表现领域的同时,难免会舍弃或遮挡某些读者对诗歌审美的期待,正如过于枝繁叶茂的树木。顾北在以先锋诗人姿态搅拌他的咖啡汤匙时,对于诗歌功能的多样性必有考量,在这一组先锋诗里,富有意味的《整夜舀水不止》、《马匹》等应是这种考量的结果。通过实验性写作,丰富诗歌的表现方法,这是一个有担当的诗人迟早都会去走的一条“钢丝绳”。语言的自觉是顾北经历“先锋实验”阶段后,在诗歌写作中的另一份担当。他在语言想象力、创造力的打制上,既不拘泥语文句法,又不恣肆放纵,更无暴力拆解词语的满目疮痍,呈现的是一种品行端庄、灵犀俊逸的语言品相和质地。可以这么说,他对汉诗语言的态度,首先是呵护其基本肌理,然后才去锻造,使其成为"我的"镜像。而这,非但没有减弱反而强化了诗人的现代先锋意识。(程剑平)

顾北兄的作品有阅读障碍,如果不静下来细细品味,可能就会轻意放弃。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青葱岁月,一代人所承载的重量和遭遇不尽相同,在顾北兄11首作品中,有深层的思考和自己的精神寄托,《在白沙邮局》这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产物里,顾北有他灵魂的中转站,他寄托了什么?中年后的“我”痛哭什么?被遗弃的邮局在自媒体时代,是否存在着打通个体价值观念的差异。实验的语言是魔力,时事政治各种题材在交错混搭中推演,实验的效果有待时间来,我也有读不懂理不透的地方,但我很赞同向卫国教授对顾北作品精准到位的解构。(陈功)

在当今时代,诗歌对于诗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诗人自身生命的代言,生命与这个时代的所有故事都是通过诗歌这样的形式传达给这个世界。顾北是当代诗人中有着明显先锋气质的诗人,他的诗歌语言、表达方式,以及诗歌介入社会事件、个人生活的程度,全都加以先锋的性格。这种性格标示,很快使他突显于诗界。性格是重要的,在诗歌中形成语言性格是风格化的要素之一。在这组《先锋十一》中,语言的性格标示很突出。诗歌语言不是直接指向它的意义目标,其更为重要的用意是在出示诗歌表达形式中的性格指向,也就是首先确立表达形式的独一性和专断性,其二指向诗人的生命态度。比如《混搭:解密宿醉》中:“曼特宁咖啡、秘鲁利尿剂、脱水的不倒翁”,这三个名词都无确定的意义指向,无意义的名词在诗歌表达中被大量使用,除了营造成虚拟的假意之外,它还达到的另外一个效果就是异质化,它可以鲜明地将性格从共生、共性中脱胎出来,成为个性的、鲜明的存在姿态。先锋的第二个要素是当代性,它是当代性中的最前沿。这里的最前沿不是现实社会真实事件的前沿,而是诗意表达中性格去抵达的假意的前沿。顾北的这首诗《奥巴马与肩周炎患者》,没错,显然它有着当代性的标示,也是由假意的名词制造的。当代性在一个假意的诗歌氛围中就无法产生新闻那样的真实感,它演化成了别样的东西,其一是诗歌表达的性格的一部分,另外是生存的态度,这又是一个部分;除此之外,还会有虚拟的生活。所以“蝴蝶从肩周炎患者的肩膀起飞”是有意味的一种虚拟生活。先锋还有很重要的第三个要素是反叛性。这是在假意氛围中的反叛性,因此要首先将之理解成为反叛的态度,而不是反叛的行为或者效果。反叛在顾北的诗歌的先锋性中已经跟动词与效果事前做好了分割,反叛是没有动词参与的,也没有形容词介入的,它更像一种色彩、一种气息。它不是严肃地说“不!”,它只说“如此”,反复、深刻而且形式各异地说出“如此”。我不能就此说出顾此诗歌先锋性的所有东西,但我可以说顾北的诗歌就先锋性而言,它是温柔的、软性的那种先锋。(朱必圣)

慈悲。作品中,侧漏的人性之光,不少急就章式的“马上打天下”,这首先来自对岁月的慈悲心,同时呈现了诗人的情感气质。诗人是性情中人。“只有旧邮局,只有旧邮局在经过的时候/我轻轻说声:我痛哭的地方,但现在不了”(《在白沙邮局》)。它们令我想起韩国诗人高银的诗句,他的悲悯情怀可是令全世界动容的。无忌。技法上的混搭,不止是对时尚元素的采纳和汲收,本质上表现了诗人对世界紧张的一种取舍态度。顾北诗作在题材/意象,和技法上相当多地表现了“无忌”的一面,这当然和“万物皆可入诗”有所不同。词语。可能诗人情绪的转换暗示着生活的局促,浮躁与乱象,以及因时间原因造成的作品“急就章”现象,顾北诗作中词语有待推敲之处不止一二。但诗人一些颇具通灵的词语令我惊喜,如“橡胶的表情”,橡胶的表情会是怎样的?有颜色、形态、张力等方面的。又如以“蚂蚁抬轿”暗喻人类生命的卑微,以“蝴蝶从肩周炎患者的肩膀起飞”喻示黑人的命运嬗变史。等等。品质。这里指的是汉语诗歌的底蕴,顾北同样也继承了汉语的抒情品质,抒情是顾北的一种品质。但在当代语境中,抒情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一个问题,“你听到的,如我所言/看到的,也一样多”(《生病的天神)。“而现在,我收拢翅膀,松开身边的爱/在这里过着高贵的生活”(《奥巴马与肩周炎患者)。正是在这里,顾北执着表现了对传统的突围,其诗作从而具备了先锋品位。先锋。对顾北而言,他的先锋性以较强烈的反讽呈现,其侧漏在政治时事等主流话语形态里的个人痕迹,表明了诗人独立思考的一种可能性存在。讽喻式的游戏掩不住顾北内心的某种忧伤与无奈,游戏是顾北的表面,慈悲是诗人的真相。大抵如此。顾北在继续,世界可期待。(彭一田)

顾北的笔是轻松随性的,就像一匹幻象的马,没有任何附加的累赘,有时天马行空,有时奔跑在三坊七巷这种市井生活中,但无论在哪里,都是他自己,都是他自己的发声方式,他自己的声音,独一无二。他大多数的诗歌看上去烟火气息很重,抛弃意象,不刻意,信息量大,但繁而不杂,一切有其内在的隐线贯穿期间,他的诗即是现实的,又是非现实的。另外口语化的写作方式,造就了顾北的诗歌奔放不羁的节奏和个性,不拘谨、不造作。顾北的诗是好玩有趣的,生动、亲切、信手掂来,这些诗都明显的打上了顾北的烙印,区别于其他人。读顾北的诗,就是读一种另类的味道,一种不可复制的机智与不同寻常的思想轨迹,越读越有味,值得慢慢玩味。(古筝)

他一直劳作不息,什么都可入诗,又有意变化自己,体力、敏感、才情都让人心生敬意。同时这样的劳动也使得他长得“越来越像个知识分子”,他的笑容变得更温暖,他安顿好了各种世俗的冲突。他只把诗作为一种这个时代诗人必须直面的复杂性、焦灼感当作自己时时生存的“现世报”,它有巨大的张力,它的喜乐悲怀让人既感到生命的一体性,又能品味到属于顾北的浅淡温和的幽默,对俗世的关切,本质而言他的诗有一种温柔敦厚,无论他怎么变化其形,他总是有着这样一贯的立场。可以说他已逐渐写成了自己,以技艺和心智的成熟。(张文质)

一个成熟的诗人应该可以轻松驾驭各种风格的诗歌。我好奇的是,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写出《先锋十一》这种风格的诗?这些诗歌里显示出的零乱、破碎、有悖逻辑,是否是他在现实生活中被体制扭曲的精神世界的变形?这些诗歌充斥着蛮不讲理的语言组合,断裂后又重新续上的混乱的情绪渲泄。貌似无辜的心理状态下,次第展开诡异的叙述,以便为平庸的生活找到借口;在尚未完全发掘的诗性故事里,隐藏着完美的隐喻细节;美好的爱情却藏匿在可望不可及的隔靴搔痒里;而诗人在神游的状态下居然能把握住那稍纵即逝的灵感并天才地记录下来。我除了熟悉于顾北偶尔的情绪化,并不了解他如此强大的精神掘进机一般的自我剖析的力量,因此他的这些诗不仅仅说它是先锋那么简单了,也不仅仅说它终结了“诗歌止于语言”的论调,其天才的诡异之处在于,在它们面前,我们都要面临失语的可能。(王柏霜)

顾北的组诗《先锋十一》系诗人的一次心灵之旅。诗人借理性的思维告诫自己:需要过有省察的人生。诗人是一个懂得自我疗伤的人,不仅因为他具备对现实生活敏锐的洞察力,他的审时度势及时刻







































白癜风专家研讨会
南京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buliuxinga.com/wxll/44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