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
影响一个社会。
半夜独自喂奶的孤独、会议中涨奶的尴尬、
在外哺乳时被注视的不自在……
为了把最好的口粮给宝宝,
母乳妈妈们真的很“拼”。
你常常觉得两个人的孩子却只有你一个人在付出,深夜哭闹不止的孩子,你精疲力尽。
你渴望重回战场,但是家里嗷嗷待哺的孩子,和开会时涨奶的尴尬,总是让你身不由己。
你期待陌生人忽视你的不自在,你期待在洗手间偷偷挤奶的时候没有人进来。
你脱下高跟鞋,脱不下这重重的枷锁;你想逃避,却发现无路可退;你嚎啕大哭,却没有人听见。
每一个坚持母乳的妈妈都经历过以上的情形,就像家常便饭,发生在每一天。
一个女人最无助的时候,就是当你一个人躺在冰冷的手术台上,准备生孩子的时候,孩子的出生和妈妈的生命息息相关。
每一个妈妈都希望能更多地牺牲自己,给孩子更好的,比如,坚持母乳喂养。
但是在坚持母乳喂养这件事情上,妈妈们遭的罪并不比生孩子轻松。
大家都说母乳是宝宝的黄金口粮,妈妈们拼了命地催乳只为给宝宝最好的口粮。很多人认为,这就是一个母亲最基本的责任。母乳虽好,能喂母乳的当然首选母乳好。母乳是“黄金”口粮,却并非“唯一”口粮。
那些年,你试过的催奶方法
催奶汤水来袭,我肚子里都是水~
小贝妮:我喝过这些汤帮助催奶:猪蹄汤(煎猪蹄、木瓜、花生、生姜)、鲫鱼汤(煎鲫鱼、黄豆、生姜)、鲫鱼通草汤(煎鲫鱼、通草、生姜)、鸡蛋汤(煎荷包蛋、生姜)、鱼头汤(大鱼头开边煎过加几片生姜)、黄花菜汤(黄花菜、瘦肉、生姜)鲤鱼汤(煎鲤鱼、生姜)、猪蹄王不留行汤(煎猪蹄、王不留行、生姜)、鸡汤(母鸡、红枣、枸杞、党参、黄芪、龙眼肉、生姜)、鸡精(用两根筷子把鸡串着下面放个炖盎炖两个小时,就是把一只鸡的精华炖出来,炖好就只有刚好一碗汤)注:所有的肉类、鱼类都要煎至金黄色(除鸡外)效果才好而且汤水奶白色又好喝!OMG!月子里啃了16只猪蹄
yezimaomao:蛤蜊汤、竹蛏汤对我特别管用,在月子里吃了16个猪蹄,想想现在都觉得恶心……彭牛牛妈妈:妈妈给我带来了农村的偏方,就是用白糖顿猪肉,还有几味草药,就吃了一次也就一碗,第二天我的奶就多了,后来,一直源源不断……奶水要增多,全靠按摩
yangran:护士说要家人帮着多按摩,还让我们到楼下包子铺买两个发好的面团敷在乳房上一个小时,敷完之后还是要用吸奶器多吸。别说这个方法还挺管用,过了一夜真的好多了~理性对待不能母乳,别给自己太大压力
人人都知道母乳喂好,所以当可爱的宝宝降生后,所有的新妈妈们都在为一件事儿努力,那就是催奶……
可是,并不是人人通过催乳就能乳汁如泉涌。乳汁的分泌与体内的泌乳激素和乳腺管是否通畅有关,只要月经正常、腺管畅通,基本都会产生母乳。乳汁的分泌还跟遗传因素有关,能不能母乳喂养的第一个判断根据:看外婆。如果外婆母乳,女儿多半也会母乳。
有些宝妈因为不能分泌足够的乳汁而过多地自责,甚至给自己扣上了“不能母乳就丧失了一个做母亲最基本的权利、不能给宝宝最基本的供养”的道德枷锁。其实大可不必。
有特殊病症的妈妈或者婴儿都不适合母乳喂养。乳汁分泌要看遗传因素外,只要月经正常、腺管畅通,基本都会产生母乳。即使一开始母乳成功了,也不代表可以母乳到底,母乳也会有风险。
因此,母乳喂养能不能成功,并不完全取决于母亲。
孩子对妈妈的依恋并不是有没有奶吃,而在于有没有温暖、柔软的接触。只要你是抱着孩子在喂,并且在喂养的过程中保持与孩子的眼神交流、亲密互动,微微笑、拉拉小手、摸摸小脚,让宝宝感受到妈妈浓浓的爱意,即使不母乳,也可以跟孩子建立起亲密的链接。母乳喂养的重要意义,不在于营养成分的强调,而在于构建起母子情意的良性传递。
选择合适的配方奶喂养,需要注意哪些
1、按年龄段选择奶粉
配方奶的选择必须符合他的年龄阶段,不要超前。阶段越小的配方奶粉,所含的营养元素越全面,越均衡,也更容易消化,所以大宝宝可以吃小宝宝的配方奶粉。反过来,小宝宝却不能吃大宝宝的奶粉,年龄小的孩子对高一阶段的配方奶中的大元素颗粒接受能力比较差,容易出现腹泻或消化不良等症状,尤其是新生儿阶段的宝宝。
2、判断奶粉是否适合宝宝
只要宝宝不拒绝,食用后没有不适症状,生长发育也很正常,就说明这种奶粉是适合宝宝的。
3、不建议经常给宝宝换奶粉品牌
不同品牌的奶粉营养成分几乎都相同,对宝宝的发育和健康来说,几乎不会产生差异。
所以,不建议经常给宝宝换奶粉品牌。1岁以内的宝宝,他的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如果频繁地适应不同品牌的奶粉可能会增加消化负担,甚至引发消化不良。1岁以上的宝宝,一日三餐逐渐成为主要营养,换不换奶粉对他的影响也不大。如果经常更换奶粉品牌,他可能会因为口味不同而厌烦喝奶,所以不如让宝宝保持自己的口味和习惯。
4、喂奶量要看宝宝胃口
配方奶的包装上推荐的食用量只是作为参考的平均值。宝宝的食量有大有小,就是同一个宝宝,也会出现有时吃的多,有时吃的少的现象。如果宝宝的食量稍稍高于或低于推荐量,那也没关系,通常10%~20%内的差距不会带来大影响。
家庭教育义工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