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微凉,走过山坡、路旁、田野,你会看见一丛丛花梗细长的粉红色小花株,你可能并不在乎它,也不清楚它的名字。但它的种子是一种奇药,且有一个奇怪的名字。那就是王不留行。
名字由来
相传王不留行是药王邳彤发现的。取名时,邳彤想到当年王莽、王郎曾率兵追杀主公刘秀,他们来到村中,老百姓们关门闭户,不供食宿。于是为纪念这段历史,他就给那草药起了个名字叫"王不留行",意为不留王莽、王郎食宿,借此让人们记住"得人心得天下"的道理。
药典之言
留行子、王不留、麦蓝子、剪金子。
苦,平。归肝、胃经。
活血通经,下乳消肿,利尿通淋。用于经闭,痛经,乳汁不下,乳痛肿胀,淋证涩痛。
孕妇、血虚无瘀滞者均禁服。
各家之言
《神农本草经》:“主金疮,止血逐痛。出刺,除风痹内寒。”
《本草纲目》:“利小便。”“王不留行能走血分,乃阳明冲任之药,俗有‘穿山甲、王不留,妇人服了乳长流’之语,可见其性行而不住也。”
《本草新编》:“王不留行,乃利药也,其性甚急,下行而不上行者也。凡病逆而上冲者,用之可降,……但其性过速,宜暂而不宜久,又不可不知也。”
附方
1.治乳痈初起:王不留行30g,蒲公英、瓜蒌仁各9g,当归梢9g,酒煎服。(《本草汇言》)
2.治痈肿:王不留行(成末)二升,甘草g,野葛60g,桂心g,当归g。上五物,以酒服方寸匕,日三夜一。(《医心方》王不留行散)
3.治疔肿初起:王不留行子为末,蟾酥,丸黍米大。每服一丸,酒下,汗出即愈。(《濒湖集简方》)
4.治血淋不止:王不留行30g,当归身、川续断、白芍药、丹参各6g。分作二剂,水煎服。(《本草汇言》引《东轩产科方》)
王不留行
牛刀小试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ACDC
饮片解析
A.蚕沙蚕沙呈颗粒状六棱形,长2-5mm,直径1.5-3mm。表面灰黑色或黑绿色,粗糙,有6条明显的纵绝及横向浅沟纹。顶面呈六棱形,两端较平坦。质坚脆,易碎。有微臭。
B.紫苏子本品呈卵圆形或圆球形,长径0.6~3毫米,短径0.5~2.5毫米。表面灰褐色至暗棕色或黄棕色,有隆起的网状花纹,较尖的一端有果柄痕迹。果皮薄,硬而脆,易压碎。种仁黄白色,富油质。气清香,味微辛。
C.王不留行本品呈球形,直径约2mm。表面黑色,少数红棕色,略有光泽,有细密颗粒状突起,一侧有1凹陷的纵沟。质硬。胚乳白色,胚弯曲成环,子叶2。无臭,味微涩苦。
D.茨实本品呈类球形,多为破粒,完整者直径5~8mm。表面有棕红色内种皮,一端黄白色,约占全体1/3,有凹点状的种脐痕,除去内种皮显白色。质较硬,断面白色,粉性。气微,味淡。
本次的满满干货,你get到了吗?
部分图片、资料来源网络
责编:小连狗、落落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