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这种草药有通乳下奶的妙用,产后乳汁

王不留行,又称“留行子”,乃是石竹科植物麦蓝草的干燥成熟种子。由于这种特殊的植物有通经下乳,治疗新产妇人乳汁不下的症状,故而民间多称王不留行籽为“奶米”,乃是对王不留行籽亲切的称呼。

王不留行籽分布流行广泛,其分布地域广布于我国东北、华北等地区,为麦田里面较常见的杂草,其植物生长韧性比较强,多生于荒地路旁,每年的4到5月份采收,一般收集来的王不留行籽多为黑褐色或者是黄褐色,将收集来的王不留行籽稍加以炮制就能够入药使用了。

王不留行子的炮制方法比较简单,经晒干脱粒,去尽杂质后放在砂锅内,用文火炒至爆开白米花后取出放凉,就可以入药煎服。由于王不留行走而不守,其寓意多有逐客之意,吝啬的主人对来投宿的客人,如果不愿接待的话就会备一份王不留行籽给他们,示意不愿留客,含蓄而委婉,这也能从侧面看出王不留行籽“走而不留”的特性。

王不留行味道微苦,性平和,能够入肝经和胃经,主要的药物作用是活血通经、下乳消痈、利尿通淋。《普济方》中收录了王不留行籽配合酸浆草、刘寄奴、五灵脂等药物组成“胜金散”用来通利血脉,治疗妇人难产或胎死腹中而导致小腹疼痛的疾病。

《神农本草经》认为王不留行籽能够治疗乳痈肿痛并金创痹症等疾病。《卫生宝鉴》中记载有“涌泉散”,乃是将王不留行籽与穿山甲一同使用以活血通乳,治疗乳汁不通的疾病,于是便有了“穿山甲、王不留,妇人吃了乳长流”这样的佳话,所以,产后乳汁缺乏的宝妈不妨多吃点。

由于王不留行籽性善下行,走而不守的特性与水性趋下的特性相符,故多用王不留行来治疗各种热淋、石淋、血淋症状。

声明:本文为原创作品,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欲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得授权。

点击“阅读原文”,订阅“知识专栏”

千钟粟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中医医院
乌鲁木齐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buliuxinga.com/wxll/22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