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决定成败”。经常听到一些猪场经营者说某些疫苗经过多次免疫效果不理想,下面谈谈在进行疫苗免疫接种时要注意的一些细节以供参考。
1“回温”疫苗从冰箱里取出时,温度较低,不宜马上接种,要让疫苗恢复常温后才能接种。因为温度低的疫苗注射到猪体内后会出现冷应激,刺激局部产生痛感,增加疫苗应激,甚至出现猪只疼痛休克现象。
2“冬夏有别”稀释好的疫苗在半小时内用完,夏天时气温高,稀释好的疫苗在高温下放置超过1小时会使疫苗免疫效果降低甚至免疫失败。所以,疫苗免疫时要根据免疫猪群大小和免疫速度进行分批稀释疫苗,避免免疫失败和浪费。
3“深浅有别”有些疫苗如口蹄疫、萎缩性鼻炎、传染性胸膜肺炎等要求颈部深部肌肉注射,接种时选择合理长度的针头,落针时以90°垂直注入才能把疫苗打入到深部肌肉层。如果选择针头过短或落针时角度偏斜,可能会把疫苗打到脂肪层或结缔组织部位,由于这些部位对疫苗吸收能力差,疫苗刺激局部产生发炎、肿胀、坏死等症状,导致疫苗免疫效果下降或失败。
同时,局部肿胀坏死也可能造成其它疫苗的免疫效果降低,猪只的本身价格下降。而有些疫苗或药物如某些厂家生产的驱虫药针剂,一般要求皮下注射才有效,如果选择过长的针头把药液打到深部肌肉层,则由于药液被吸收过快而达不到杀灭虫卵的作用,使驱虫效果失效。
4“针头有别”要根据猪群个体大小选择合适的针头,如产房哺乳仔猪选择9#×13针头,保育舍前期小猪选择12#×20针头,保育舍后期小猪选择12#×25针头,中猪选择16#×25针头,肉大猪、配种前后备种猪、公母猪等选择16#×38针头等。
5“防交叉感染”针头要做好消毒,并在消毒前对每个针头进行仔细检查,如针尖处是否有钩丝,若有钩丝可用磨刀石把钩丝磨掉,否则不能使用,以免增加被免疫猪只的应激和感染。且免疫时要及时更换针头,至少要保证一窝猪一针头。
6“健康检查”疫苗免疫前,要对将被免疫猪群进行健康检查。如果猪群正在发病或处于疫病潜伏期则不能接种疫苗,需确认猪群处于健康状态才能免疫。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猪群开始发生某种烈性传染病则必须采取紧急预防接种。
7“接种前处理”在疫苗接种前可在猪群饲料或饮水中添加一些多维、多糖类、电解质等保健产品,能提高疫苗免疫效果和降低免疫应激。
8“接种后处理”疫苗免疫后,盛装弱毒疫苗的瓶子或器皿要集中用消毒液浸泡消毒,统一处理,切不可随处丢。因弱毒疫苗经过猪体的反复培育后有可能会毒力返强,给猪场带来潜在疫病感染压力。9
“营养很关键”猪群健康——从营养做起。饲料营养对猪群健康水平和疫苗免疫效果影响极大,尤其要重视饲料霉菌毒素对猪体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及猪体免疫力的影响,好的饲料营养是疫苗免疫效果的保证。
当前母猪存在的问题
被毛粗乱、消瘦、贫血、皮肤结痂、掉毛、尿黄目赤、大便干结、眼屎泪斑、便秘、乳房炎、产后三联症、发情异常、奶猪腹泻、先天性腹泻、仔猪八字腿、阴户红肿、母猪繁殖障碍、发情延迟、不发情、假发情、屡配不孕、返情率高、早产、流产、死胎等。
赛之星
为母猪保健而生,提升母猪产能,降低发病率
赛之星--母畜专用
生物活性肽、GM肽蛋白、MOS、低聚寡糖、活性酶、活性麦芽杆菌、活性乳酸杆菌、消化酶、制何首乌、黄芪、小肽、王不留行、路路通、益母草、荆三棱、炒麦芽、木通、植物黄酮、植物多糖、绿原酸、各种微量元素等。
国家专利产品——:母猪好!小猪也好!才是真的好!
1、解决泪斑、泪痕、铁锈斑、老皮、死皮、便秘,7-15天效果看到见!
2、产程短:母猪产程缩短到2-3小时;
3、产仔好:每年多产1-2头,仔猪均匀度好,母猪奶水好,仔猪生长快;
4、成活高:出生仔猪成活率95%以上以上3,黄白痢控制在5%以内;
5、易发情:断奶后3-5天正常发情;
6、降成本:延长母猪使用年限1-1.5年,减少母猪产前产后综合症;
保健方案:临床使用反馈效果
下面是国内部分养殖场精彩反馈:
以上是节选部分养殖场的反馈
全国招商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