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耳朵凑过来,告诉你一个中医小妙招

当今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骤增,亚健康人群逐年增多,头痛、颈腰痛、失眠等已经成为比较普遍的现象。

耳部好像一个倒置的胎儿,头部朝下,臀部朝上。中医认为,人的五脏六腑均可以在耳朵上找到相应的位置,当人体有病时,往往会在耳朵上的相应区域出现反应,刺激这些相应的反应点及穴位,可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这些反应点及穴位就是耳穴。

耳穴压豆法含义

耳穴压豆法,是用胶布将药豆准确地粘贴于耳穴处,给予适度的揉、按、捏、压,使其产生酸、麻、胀、痛等刺激感应,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外治疗法。耳穴压豆能镇静止痛、疏通经络、调解患者心态,帮助患者康复。

此豆非彼豆

耳穴压豆,听上去只要用豆子去压压穴位就好了,好像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但是其实对选用哪些豆子是有讲究的。医院一般会采用一种叫“王不留行”籽的中药种子,这种种子本身就有活血通经、消肿止痛的功效,所以最为常用。

王不留行籽

常用耳穴的定位与主治

神门

在三角窝外1/3处,对耳轮上、下脚交叉前。主治失眠、多梦、健忘、眩晕、荨麻疹等。

在耳屏下部隆起的尖端。主治低血压、风湿、眩晕、腮腺炎、哮喘等。

肾上腺

皮质下

在对耳屏内侧面。主治失眠、多梦、痛症、哮喘、眩晕、耳鸣等。

在内屏间切迹内耳甲腔底部。主治生殖器功能失调、更年期综合征、皮肤病等。

内分泌

在耳轮脚消失处。主治胃痛、呕吐、呃逆、消化不良、胃溃疡、失眠等。

在三角窝耳轮内侧缘的中点。主治月经不调、白带异常、痛经、阳痿、遗精等。

子宫(精宫)

在对耳轮下脚下缘,小肠穴直上方。主治泌尿、生殖、妇科疾病、腰痛、耳鸣、失眠等。

在胃穴与十二指肠穴的后方。主治肝气郁滞、眼病、胁痛、月经不调、痛经等。

在耳甲腔的外上方。主治心血管疾病、中暑、急惊风等。

在心穴的上下外三面。主治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病、感冒等。

耳尖

将耳轮向耳屏对折时,耳部上尖端处。主治发热、高血压、目赤肿痛、睑腺炎等。

耳穴压豆的适应证

1

各种疼痛

头痛、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等神经性疼痛;扭伤、挫伤、落枕等外伤性疼痛;腰腿痛、肩周炎、肢体麻木;五官、胸腹、四肢等术后所产生的伤口痛。

各种炎症

2

中耳炎、牙周炎、咽喉炎、盆腔炎、风湿性关节炎、面神经炎、末梢神经炎等。

3

各种过敏

过敏性鼻炎、哮喘、过敏性结肠炎、荨麻疹等。

辅助治疗

4

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亢进、绝经期综合征、心律不齐、高血压、多汗症、肠功能紊乱、遗尿、癔症等;催产、催乳;戒烟、减肥、戒毒等。

5

预防

感冒、晕车、晕船。

耳穴压豆的注意事项

贴压耳穴应注意防水,以免脱落。

严重器质性疾病(如心脏病)及伴重度贫血者不宜采用。

处耳有湿疹、溃疡、冻疮破溃等不宜采用。

妊娠妇女、有习惯性流产史者宜慎用。

对过度饥饿、疲劳、精神高度紧张、年老体弱、孕妇按压宜轻,急性疼痛性病症宜重手法强刺激。

根据不同病症采用相应的体位,如胆石症取右侧卧位,冠心病取正坐位,泌尿系结石取病侧在上方的侧卧位等。

选择耳穴压豆疗法的患者留置耳穴压豆后,每日可多次自行按压,即贴敷其上,用食指、拇指捻压至酸胀麻木或疼痛为止。一般每次贴一侧耳朵,两耳交替,根据不同病情,疗程不同。

除了以上对耳穴压豆疗法的介绍外,下面请听咸丰中医为你详细讲解还需注意的耳穴压豆误区。

误区一

耳穴压豆的时间越长越好?

耳穴压豆一般24小时更换一次,双耳交替进行。

误区二

耳穴压豆的穴位越多越好?

耳穴不是埋得越多越好,适当即可。每次以贴压5-7穴为宜。

误区三

按压力度越大越好,按压时间越长越好?

一般患者自行按压数次,每次每穴轻轻揉按1~2分钟,每2小时按压一次。

小毛病,压豆有方

医院温馨提示

引起病痛的原因多种多样,建议大家先就医,搞清病因。在医生的建议和指导下,采取耳穴压豆法配合治疗疾病,以免延迟就医、延误病情。

图片

网络图片

编辑

翼小柒

审核

李苇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癜风专治白癜风
广州权威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buliuxinga.com/wxll/12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